
Saturday, July 05, 2008
Tuesday, July 01, 2008
Saturday, June 21, 2008
Friday, May 30, 2008
Tuesday, May 20, 2008
New double star?
C:\Double star\Long time\00 01 26 +27 20 00 poss1.fts
C:\Double star\Long time\00 01 26 +27 20 00 poss2.fts
0.13"/yr PM
star RIGHT
A1 C1950 08 11.50026 00 01 27.06 +27 19 56.3 H07
A2 C1991 10 10.50043 00 01 27.41 +27 19 55.1 H07
PA = 103.76
star left
B1 C1950 08 11.50026 00 01 26.40 +27 20 01.1 H07
B2 C1991 10 10.50043 00 01 26.75 +27 20 00.3 H07
PA = 98.81
--------------------------------------------------------------------------------
i.e. in 1950
A C1950 08 11.50026 00 01 27.06 +27 19 56.3 H07
B C1950 08 11.50026 00 01 26.40 +27 20 01.1 H07
in 1991
A C1991 10 10.50043 00 01 27.41 +27 19 55.1 H07
B C1991 10 10.50043 00 01 26.75 +27 20 00.3 H07
nearby stars
T0094E C1950 08 11.50026 00 01 14.06 +27 18 54.3 H07
T0094E C1991 10 10.50043 00 01 14.44 +27 18 54.1 H07
PA = 91.86
T0094F C1950 08 11.50026 00 01 23.51 +27 22 41.8 H07
T0094F C1991 10 10.50043 00 01 23.96 +27 22 41.6 H07
PA = 92.02
Wednesday, May 14, 2008
Saturday, May 10, 2008
難得有心人
難得有心人 向問天
她離開世界的那一天, 我身在蒙古。
在互聯網上, 有一本很有趣的百科全書, 任何人只要有興趣, 都
可以加入成為作者, 在百科全書內寫下自己認識的事和人, 例如
Black Hole、EXOPLANET 等專有名詞, 都有「有心人」很詳盡
的解釋。
早在兩三年前, 無意中在網上得知, 不知是那個「有心人」, 把
我的英文名稱,在網上全書上開了一個項目(共有超過一百五十萬
個項目), 只有短短的七行英文簡介; 可能有心人的電腦技能不
錯, 最近再看, 竟然加入了筆者發現並已穫編號的913 顆小行星
的列表! 說真的, 真是有點受寵若驚, 很難得的一個有心人。
上文的網上百科全書, 由於十分受歡迎, 於是推出其他的語言的
版本(超過二百種)。後來細看之下, 原來還有法文和斯洛維尼亞
的網上百科提到筆者, 又是兩個有心人。大約年多前, 好友雅歷
上網時, 找到一條很有趣的LINK。看來是另外一位港、台的有
心人( 這位有心人,見字能否聯絡筆者? )用繁體中文言簡意駭,
但又巨細無遺地記下我的資料, 其中包括我命名了的小行星資
料。
2006 年4 月30 日, 我在〈明報〉發表了〈天上人間〉------給父
親的禮物, 有一顆星叫林青霞。不出一星期, 網上的資料便更新
了, 包括我的出生年份。今年十一月初, 因事再上該網址一看,
才發覺這位有心人, 更新了一項我自己也不知道的資料, 原來又
有一顆小行星的命名被批準了。
不錯, 隨著發現的小行星愈來愈多, 小行星的命名亦已經沒有以
前般極度珍貴。然而話雖如此, 這個是一個說難不難, 說易不易
的步驟。不瞞大家說, 我曾提名一顆小行星叫Billgates, 四年以
來IAU 仍不肯批准!
She has a place in my heart
寫CITATION 時, 剛收到阿MAY 死訊幾天。今次CITATION 寫
得很簡短: Chow Mee Yee ( 1960 - 2005) was a classmate of the
discoverer at Hong Kong Pui Ching Middle School.
記得寄出CITATION 後,IAU 負責的秘書Brian,很快便回電郵,
要求提供多一些如職業、個人成就等資料。當時也覺得寫這樣的
CITATION, 的確有點不近人情, 在一個外國人眼中, 這樣的一
個中國名字, 基本上連是男是女也分不開。可是當時心情不大
好,唯一想補充的,是一句:「She has a place in my heart」。但想
想這樣說不大好,事件也就不了了之。而我也一直以為IAU 不會
批准這個CITATION 的, 所以一直沒有跟查進展。
記得當年年紀小
差不多有三十年了, 還是記得這位與自己同一年來到這個世界,
出生月日剛好掉轉的舊同學。
在大學一年級的聖誕前, 收到她廖廖數語的聖誕卡:「… … 想起
以前大家坐前後位, 俏皮得很, 玩得頗開心, 但如今互相不聞不
問, 覺得有點奇怪… … 」
記得那夜一夜無眠。
以前提過一套電視劇的結局, 話說任達華飾演的地產商, 剛好在
拍賣會, 買了一塊中環的貴重地皮, 記者自然追問他打算作何發
展,他卻幽幽地說:「打算起一個公園,為一個好朋友作個記念。」
地我想是買不起了, 但今次也很欣慰, 小行星中心批准了命名一
顆永遠屬於她的小行星。
事後才知道, 阿MAY 在九月一日離開這個塵世, 那一天, 我在
蒙古以星星為伴。聽著盧冠廷唱的----但願人長久:
借夜欄靜處, 獨看天涯星, 每夜繁星不變, 每夜長照耀,
但願人沒變, 願似星長久, 每夜如星閃照, 每夜常在,
漫長夜晚星若可不休, 問人怎麼卻不會永久?
但願留下是光輝, 像星閃照漆黑漫長夜。
她離開世界的那一天, 我身在蒙古。
在互聯網上, 有一本很有趣的百科全書, 任何人只要有興趣, 都
可以加入成為作者, 在百科全書內寫下自己認識的事和人, 例如
Black Hole、EXOPLANET 等專有名詞, 都有「有心人」很詳盡
的解釋。
早在兩三年前, 無意中在網上得知, 不知是那個「有心人」, 把
我的英文名稱,在網上全書上開了一個項目(共有超過一百五十萬
個項目), 只有短短的七行英文簡介; 可能有心人的電腦技能不
錯, 最近再看, 竟然加入了筆者發現並已穫編號的913 顆小行星
的列表! 說真的, 真是有點受寵若驚, 很難得的一個有心人。
上文的網上百科全書, 由於十分受歡迎, 於是推出其他的語言的
版本(超過二百種)。後來細看之下, 原來還有法文和斯洛維尼亞
的網上百科提到筆者, 又是兩個有心人。大約年多前, 好友雅歷
上網時, 找到一條很有趣的LINK。看來是另外一位港、台的有
心人( 這位有心人,見字能否聯絡筆者? )用繁體中文言簡意駭,
但又巨細無遺地記下我的資料, 其中包括我命名了的小行星資
料。
2006 年4 月30 日, 我在〈明報〉發表了〈天上人間〉------給父
親的禮物, 有一顆星叫林青霞。不出一星期, 網上的資料便更新
了, 包括我的出生年份。今年十一月初, 因事再上該網址一看,
才發覺這位有心人, 更新了一項我自己也不知道的資料, 原來又
有一顆小行星的命名被批準了。
不錯, 隨著發現的小行星愈來愈多, 小行星的命名亦已經沒有以
前般極度珍貴。然而話雖如此, 這個是一個說難不難, 說易不易
的步驟。不瞞大家說, 我曾提名一顆小行星叫Billgates, 四年以
來IAU 仍不肯批准!
She has a place in my heart
寫CITATION 時, 剛收到阿MAY 死訊幾天。今次CITATION 寫
得很簡短: Chow Mee Yee ( 1960 - 2005) was a classmate of the
discoverer at Hong Kong Pui Ching Middle School.
記得寄出CITATION 後,IAU 負責的秘書Brian,很快便回電郵,
要求提供多一些如職業、個人成就等資料。當時也覺得寫這樣的
CITATION, 的確有點不近人情, 在一個外國人眼中, 這樣的一
個中國名字, 基本上連是男是女也分不開。可是當時心情不大
好,唯一想補充的,是一句:「She has a place in my heart」。但想
想這樣說不大好,事件也就不了了之。而我也一直以為IAU 不會
批准這個CITATION 的, 所以一直沒有跟查進展。
記得當年年紀小
差不多有三十年了, 還是記得這位與自己同一年來到這個世界,
出生月日剛好掉轉的舊同學。
在大學一年級的聖誕前, 收到她廖廖數語的聖誕卡:「… … 想起
以前大家坐前後位, 俏皮得很, 玩得頗開心, 但如今互相不聞不
問, 覺得有點奇怪… … 」
記得那夜一夜無眠。
以前提過一套電視劇的結局, 話說任達華飾演的地產商, 剛好在
拍賣會, 買了一塊中環的貴重地皮, 記者自然追問他打算作何發
展,他卻幽幽地說:「打算起一個公園,為一個好朋友作個記念。」
地我想是買不起了, 但今次也很欣慰, 小行星中心批准了命名一
顆永遠屬於她的小行星。
事後才知道, 阿MAY 在九月一日離開這個塵世, 那一天, 我在
蒙古以星星為伴。聽著盧冠廷唱的----但願人長久:
借夜欄靜處, 獨看天涯星, 每夜繁星不變, 每夜長照耀,
但願人沒變, 願似星長久, 每夜如星閃照, 每夜常在,
漫長夜晚星若可不休, 問人怎麼卻不會永久?
但願留下是光輝, 像星閃照漆黑漫長夜。
Tuesday, March 04, 2008
Monday, March 03, 2008
Cave of the hands
Saturday, January 26, 2008
寫於亞里桑那州的天空

周日話題﹕一切從貪說起…… 2008年1月27日
【明報專訊】寫於亞里桑那州的天空
一月二十四日,一覺醒來,美國亞里桑那州的天空如舊一片天朗氣清,與深受次按危機擴散困擾的土地大異其趣。
一邊打開電腦收電郵,一邊作最後一次檢視家居,靜候地產代理應約為房子報價,早在升市前的2000年買入,縱然沒有在○五年的高峰套現,相信現在也不會蝕入肉吧?
噢,垃圾郵件中夾進了認識的名字,是明報「星期日生活」的編輯。,要我寫次按危機?仲要寫個人親身經驗?(大姐大大,中國同胞不少人都是全無按揭地買樓,首按都無,又點體驗次按危機?)嘩,仲要「let us know what is all about」?呢類題目大則可以出書,細則仍可以寫一萬字,明早便要截稿,而我今晚又要飛,He He,好在有維基,各位讀者,不妨上英文網上維基字典,打入「SUBPRIME CRISIS」,便有高人詳細解釋得一清二楚。不喜歡看英文,可在版面左下角另選十國語言,當中包括「中文」。
「點解無人會警覺到危機,以致現在失控至難以收拾?」唔,呢點維基高手沒有太多分析,在下不才,寫幾句。
想賺到最後一分 貪字變個貧
現代社會分工精細,於是各種專家或專才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去賺錢,賺到錢後如何投資?不少人又會信賴金融專業人士。所以可能出現以下怪現象,人生經驗豐富的年老教授或專業人士,可以將畢生積蓄交給一個二十出頭年輕金融才俊主持的對基金做投資。但基金做什麼投資?真是天曉得,而今天投資工具五花八門,遠較以前複雜,令人目不暇給,工作繁忙的普羅大眾,若果不是經常閱讀財經資訊,又如何明白金融業近年翻天覆地的變化?更遑論可以察覺到危機了。
金融人才或是精明的投資者,縱是明白到近年按揭市場的變化和危機,但一切都被包裝得合情合理,更是合法,警醒的人又可以做些什麼?縱有評論大聲疾呼危機將至,但在紙醉金迷的派對中,又有多少人聽得入耳?每個炒家都想在這個地產狂潮的派對中,玩到最後一分鐘,賺完最後一分利潤。股神畢菲特的比喻講得很好,每一次的投資泡沫,不論是股票、地產還是鬱金香花,就像灰姑娘參加的派對一樣,時針一到子夜,一切便打回原形。而金融派對的唯一不同,是掛在牆上的時鐘,並沒有時針!正如沒有人知道音樂椅這個遊戲的音樂幾時會停!
「Who is to be blamed?」最後的這個問題,問得最入肉,亦最適合用來騙稿費。在今次地產股市狂潮中輸了錢的炒家,大可鬧金融機構急功近利、不務正業,不再願意做細水長流,二、三十年才賺完的按揭業務,而要一次過割禾青,把大批按揭一次過賣斷給投資者;又可以再鬧金融機構貪心賺到盡,為求貨如輪轉,置風險於不顧,眼見樓市好景,連信用差的申請也批准,繼而推出零首期、頭幾年只需供利息等近乎瘋狂的高風險次按以爭生意;當然更不能少了政府「監管不力」這頂帽子!
然而,想深一層,金融業和炒家之所以參加這場遊戲,背後離不開一個「貪」字。筆者經常慨嘆,人類的知識可以世代相傳,但人類的德性和生活經驗還有學習到的教訓,卻要每一代從新學過。其實日光之下無新事,「橋」唔怕舊,新瓶舊酒,在貪字的吸引下,人類仍是一代又一代交出昂貴的學費!
因為貪念而引發的投機泡沫,古往今來,已經不知出現過多少次。年代久遠的,有英國的南海泡沫、荷蘭的鬱金香狂潮、法國的密西西比狂潮;近的有1929年美國股災;1974年香港股災的教訓,我們的上一代也許學會了,但到我們這一代,還不是要再經歷股災、二千年的科網股泡沫?又要再次重新學習「貪」字的遺害。
牛頓也有輸錢時
下次你有機會見到星星,不妨想想牛頓的故事。南海泡沫的典故,這裏不浪費篇幅了,大家可以GOOGLE或維基一下。話說當年(17xx)令英國人瘋狂的南海公司股票,連一代人傑的大科學家牛頓也迷上。起初牛頓以為股價已升至瘋狂,認為它行將急跌,將手上股票賣出,獲利7000鎊。但其後復見股價不但沒有急跌,反而繼續急升(見圖),牛頓於是再在高位追貨,結果最終牛頓要損手兩萬英鎊離場(1718年的兩萬英鎊相當於現在是天文數字的金錢!)
事後牛頓慨嘆說﹕「我懂得計算太空中天體的軌,但不懂得人性(因貪心)引起的狂升暴跌!」
後記
地產代理的估價,與我心目中的數目很接近,大體而言,八年以來,每年約有7%的回報。朋友在西雅圖,為了讓孩子可以入讀最好的中學,05年摸頂花了六十萬在最好的學校區買了房子,至今樓價也力保不墜。或者這正說明了投資和投機(炒)的分別,投資的回報可能比較低,但起碼不用吃驚風散!
文﹕向問天
編輯:楊泳森
Friday, January 18, 2008
Thursday, January 17, 2008
My 7th NEA (Near Earth Asteroid)
Discovered my 7th Near Earth Asteroid 2008 AL33
Jan. 2008 will probably be marked as my last month of observation. The "upper heaven" had been very kind to me and I discovered my 7th NEA (Near Earth asteroid) on Jan. 15. From the discovery images below you could tell it was very dim (between mag. 20.5 -21.0). Most normal asteroids in this region move from East to West (retrograde), but this one moved from West to East, and thus reveal it's NEA nature. It is about 100 meter in size.
The NEA was discovered by looking at the group of three images at at right hand side. If you look closely towards the left hand side of the middle mag. 19 star, you could see a tiny dot woving towards the star. In such a situation, usually even 3 images could still have false detection. Luckily I have another two prior images which also cover the same area, upon very careful inspection I could find the faint object again.

Jan. 2008 will probably be marked as my last month of observation. The "upper heaven" had been very kind to me and I discovered my 7th NEA (Near Earth asteroid) on Jan. 15. From the discovery images below you could tell it was very dim (between mag. 20.5 -21.0). Most normal asteroids in this region move from East to West (retrograde), but this one moved from West to East, and thus reveal it's NEA nature. It is about 100 meter in size.
The NEA was discovered by looking at the group of three images at at right hand side. If you look closely towards the left hand side of the middle mag. 19 star, you could see a tiny dot woving towards the star. In such a situation, usually even 3 images could still have false detection. Luckily I have another two prior images which also cover the same area, upon very careful inspection I could find the faint object again.
Friday, January 04, 2008
Thursday, November 15, 2007
Friday, November 09, 2007
Friday, October 05, 2007
眾裡尋他千百度
眾裡尋他千百度
男女平等,一直是女權分子追求的目標,在西方社會,「同工同酬」,基本上算是做到;然而在感情方面,卻肯定是不平等,「男追女,隔重山」,男士對此卻仍是前仆後繼;「女追男,隔張紙」,女士對此卻仍是羞於啟齒!
巴士男
九月四日,在返加機上,讀到《明報》引述《楚天都市報》的報導,家住武漢武昌中南路的張小姐,在巴士上偶遇一名穿粉紅色恤衫的男子,她當時怦然心動,但卻沒膽上前結識對方。事後張小姐深感後悔,為追求這段巴士情緣,她毅然決定在當地報紙刊登廣告,尋覓「巴士男」(見圖一)。
如果你問我,很多事情錯過了,便當是春夢一場,留個美好的回憶便算;然而張小姐卻遻擇了引蛇出洞,後果當然是成街都是蛇。報載六百名男子自稱是「有緣人」,(from a statistical point of view, at least 599 is fake! ) 手機短訊、電話無日無之,張小姐不勝其擾,決定熄機,恢復以前平靜的生活。只希望以後能有緣再見。
百見鍾情
不少人(尤其是年青人)相信一見鍾情,然而在每兩對婚姻便有一對分手收場的今天,似乎是浪漫有餘,實際不足。需知道戀愛只是開始,還要能夠一起生活得快樂,克服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的現實生活。與其追求一見鍾情,倒不如渴望「百見鍾情」,又或是雲娘和沈三白「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式的愛情,豈不更令人豔羨?
早來三日梁家婦,遲來三日馬家娘
有人以為,上天為自己注定了獨一無二的一個「另一半」,抱歉,我這個不浪漫的人,又要打破你的浪漫情懷。其實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裏,都存在著可能成千上百與妳匹配、可以發展感情的對象,可惜可能他現在只得二歲;又或是你在香港,但他在蒙古,總之就是陰差陽錯、時空錯配,你們沒有遇上,又或是 TIMING 不對,要不然,又怎會有「早來三日梁家婦,遲來三日馬家娘」這句成語?
男女平等,一直是女權分子追求的目標,在西方社會,「同工同酬」,基本上算是做到;然而在感情方面,卻肯定是不平等,「男追女,隔重山」,男士對此卻仍是前仆後繼;「女追男,隔張紙」,女士對此卻仍是羞於啟齒!
巴士男
九月四日,在返加機上,讀到《明報》引述《楚天都市報》的報導,家住武漢武昌中南路的張小姐,在巴士上偶遇一名穿粉紅色恤衫的男子,她當時怦然心動,但卻沒膽上前結識對方。事後張小姐深感後悔,為追求這段巴士情緣,她毅然決定在當地報紙刊登廣告,尋覓「巴士男」(見圖一)。
如果你問我,很多事情錯過了,便當是春夢一場,留個美好的回憶便算;然而張小姐卻遻擇了引蛇出洞,後果當然是成街都是蛇。報載六百名男子自稱是「有緣人」,(from a statistical point of view, at least 599 is fake! ) 手機短訊、電話無日無之,張小姐不勝其擾,決定熄機,恢復以前平靜的生活。只希望以後能有緣再見。
百見鍾情
不少人(尤其是年青人)相信一見鍾情,然而在每兩對婚姻便有一對分手收場的今天,似乎是浪漫有餘,實際不足。需知道戀愛只是開始,還要能夠一起生活得快樂,克服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的現實生活。與其追求一見鍾情,倒不如渴望「百見鍾情」,又或是雲娘和沈三白「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式的愛情,豈不更令人豔羨?
早來三日梁家婦,遲來三日馬家娘
有人以為,上天為自己注定了獨一無二的一個「另一半」,抱歉,我這個不浪漫的人,又要打破你的浪漫情懷。其實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裏,都存在著可能成千上百與妳匹配、可以發展感情的對象,可惜可能他現在只得二歲;又或是你在香港,但他在蒙古,總之就是陰差陽錯、時空錯配,你們沒有遇上,又或是 TIMING 不對,要不然,又怎會有「早來三日梁家婦,遲來三日馬家娘」這句成語?
柏拉圖與蘇格拉底的對話
就算是同一時空,但人海茫茫,找到一個雙方合意的,又談何容易?網上流傳柏拉圖與蘇格拉底的對話,正好為愛情和婚姻,寫下令人會心微笑的註腳。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甚麼是愛情?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圖覺得很容易,充滿信心地出去,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驚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愛情!
柏拉圖有一天問又老師蘇格拉底甚麼是婚姻,蘇格拉底叫他到杉樹林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適合用來當聖誕樹用的樹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圖有了上回的教訓,充滿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後,他一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稀疏的杉樹。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樹材嗎?柏拉圖回答老師:因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 的,又發現時間、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婚姻!!
因為真愛的名字,叫自在
最後,若果你問我,愛情是什麼?我想起張曦勻的那篇《因為真愛的名字,叫自在》,是的,很難寫得更貼了。以前,對我來說是「夏蟲語冰」,但是,今天遇到妳,我明白了。(I esp. like those sentences colored in green)
一個陰雨過後的艷陽天收到你的來信,
見到你談愛情,心有戚戚焉,備覺溫暖。
上週,一個陷在兩難愛情的男子問我,
怎樣才叫他的真愛,如何取捨?
我想了想,說:『哪個人讓你相處起來快樂自在,
哪個人可以讓你大小事情分享不擔憂對方會反對或介意。』
我想,那是真愛、是適合、是你們比別人更多機會走更長遠的路。
我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但是,在以往的愛情經驗裡,
曾經遇過條件很好的人,有共通的興趣甚至價值觀,
最後,我們還是選擇當了朋友。
原因無他,因為說不上來的原因讓我們經常為大小事情起爭執口角,
那樣的感覺會同時減弱兩個人的能量,包含愛情。
後來我發現同樣的狀況事件,
發生在我和現在男友之間便不再成為問題。
一如渡邊淳一所說:「沒有一個女人是性冷感,如果有,
那是因為她遇錯了不適合她的男人。」
同樣的,我要說,沒有一份真愛會傷人累累,
耗損能量,如果有,那是因為你遇錯了人。
遇錯這件事,很有趣。因為你必須嘗試相處過後才能知道答案。
如果有一天,你跟這個人相處交往很多年,
可是很多事有顧忌不能分享,不能一起吃喜歡的食物,
不能討論共同的話題,說不上來快樂不快樂,
至多是沒有太多辛苦,但是午夜夢迴,
你知道心裡就是空了一塊對方碰觸不到,
你知道你們曾經相愛,但是心不自在。
那麼,你會不會願意離開?願意分手?
願意去相信自己會有真愛,同時也放對方一份新的自由自在?
我認識很多朋友,通常是很難做到這一點,
因為,面對真正的自己是最需要勇氣的。
我一直很喜歡見到你和大嫂的相處,
即使我是旁人都能感覺到你們散放的舒服。
上回火鍋聚會,你帶著我參觀家裡,
興致勃勃的告訴我那是大嫂做的拼布作品。
你的眼中言語裡有著很多的讚美很多的驕傲,
就像大嫂是當下世上最棒的女人。
我當時想,有一天我的伴侶會不會也有同樣的眼神,
指著我的書興奮的介紹給他的朋友,如果他這麼做,
我想那會是一個女人最覺幸福的時刻。
之後,我一直學習這樣看著我的男友的優點,
在他表現優異時不再吝於給予鼓勵掌聲。
我相信,兩個人之間是互動的一個系統,是一個磁場。
很多部分不是一方努力忍受就可以持續,或者持續就能真的快樂。
一個真的好的對象,不是那些外在條件高達90分的人,
否則你跟張曼玉或劉嘉玲結婚又有甚麼差別?
因為有一天,他們目前的優異條件都可能被另一個人所取代,
就像你說的:『不要安慰自己結婚就好,不要催眠自己你們之間的問題不是問題。』
真愛是不用屈就的,是可以自在舒暢的。
我想,你一定會同意我這句話吧!
這輩子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觀念感覺相近的朋友,
甚至你們會有過一段愛情相伴過那麼一段日子,
有人說分手叫緣盡,我倒不那麼認為。
我反倒覺得那是培養你更清楚了解自己並珍惜身邊人的一個過程,
你跟人真正的緣分才正要開始。
當你年紀越大越明瞭自己時,你就會知道你要的對象和生活模式,
兩個人的靈魂相伴卻不壓迫,是情人更是一輩子的朋友。
這兩年,我開始學習感覺,用心去感覺。
香草的天空電影裡,不斷重複那句台詞:『open your eyes 』。
提醒我們眼睛睜開不過只是看到世俗的判定,
看到外在的對錯價值,然而你的心裡那雙眼呢?
是不是看到了綠草如茵,看到蔚藍的一片遼闊的天,等著你和對方握手去飛翔?
如果見到了,那是因為真愛的名字,叫自在。
Thursday, March 01, 2007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給兩位姓周的女孩(之二) : 一封不寄的信------ 我沒有你的新地址
給兩位姓周的女孩(之二) : 一封不寄的信------ 我沒有你的新地址 向問天

美兒,
回港六個星期,一直忙於裝修的事,直到今天,才整理好心情,回到母校,看看忠牧同學為你建立的紀念花園。
不知你有沒有看過那一套電視劇,任達華飾演的地產商,投地建公園,去紀念一位去世的好朋友。估不到這樣的電視劇情節,原來有真人版。……
詩人說:少小離家老大回。屈指一數,上次踏足校園,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亦即是說,我們已很久沒有見過面。從校門進入小學部,感覺「桃花依舊,人面全非」,然而見到學弟學妹一張張純真的面,那種莫名的親切感,仍然是不言而諭。
上到中學部,幾經查詢,才在宗教館後面寧靜的一個角落,找到以你名字命名的花園。花園面積不太大,大約有二十乘五十呎吧,想起你我在課本上學過的兩句話:「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

花園的中央,樹立了一個簡簡單單,只有一百字的紀念牌,忠牧同學提的一句「憶同窗愛侶」,平淡的文字,卻流露出深刻的感情。
紀念花園中,沒有你的照片,我想這是傳統吧!從來,最美的,最好是存在於人的腦袋和想像中。詩人荷馬(Homer),在著作「伊利亞特」(Iliad)中,形容海倫的美,用的是一句「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因著你的美,母校多了一個花園 ;一顆小行星增添了一個名字。
[周美兒]

美兒,在這個和暖的冬日,我在花園旁的長椅上,坐了一個下午。西諺說,時間是最好的藥,很多人和事,時間久了便會淡忘。回港前清理舊居,從土庫的深處,找到了你十七歲時,為你拍的一套八米厘實驗短片。
原來很多事只是埋藏了,卻沒有忘記。
把八米厘膠卷轉為數碼,看了幾遍。從質素去看,一個十七歲的青年,拿著三十年前的電影器材,可以拍出怎樣的質素?看著那些溶鏡、慢鏡,有點慘不忍睹的感覺。然而不知何故,還是很喜歡這種拙劣中的平淡和真實,很懷念讀書的時代。想起了你聖誕卡上寫的幾句話:「……想起那時坐前後位,俏皮得很,玩得頗開心……」
對,忘了告訴你,你很「上鏡」。
美兒,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想人生的意義,人大了,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去探索這個奇妙的宇宙和世界上的未知數,或許這都沒有錯。今次在飛機上看的電影,其中的幾句話,又給了我一個新的提醒:「有時人生在世的價值,在一個人身後,親人朋友的反應,可以看出。」想起家瑩在電郵中,談到她驚聞噩號後,打電話給愛蓮用的幾個字-----"cry my heart out",可見你在舊同學、朋友心中的位置。
不錯,人生的意義,還在於愛、和被愛。
想到這裏,我終於可以釋懷地離去。
美兒,暫別了,我一定會再探望你。
P.S. 原諒我這封不寄的信,我沒有你的新地址。

美兒,
回港六個星期,一直忙於裝修的事,直到今天,才整理好心情,回到母校,看看忠牧同學為你建立的紀念花園。
不知你有沒有看過那一套電視劇,任達華飾演的地產商,投地建公園,去紀念一位去世的好朋友。估不到這樣的電視劇情節,原來有真人版。……
詩人說:少小離家老大回。屈指一數,上次踏足校園,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亦即是說,我們已很久沒有見過面。從校門進入小學部,感覺「桃花依舊,人面全非」,然而見到學弟學妹一張張純真的面,那種莫名的親切感,仍然是不言而諭。
上到中學部,幾經查詢,才在宗教館後面寧靜的一個角落,找到以你名字命名的花園。花園面積不太大,大約有二十乘五十呎吧,想起你我在課本上學過的兩句話:「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
花園的中央,樹立了一個簡簡單單,只有一百字的紀念牌,忠牧同學提的一句「憶同窗愛侶」,平淡的文字,卻流露出深刻的感情。
紀念花園中,沒有你的照片,我想這是傳統吧!從來,最美的,最好是存在於人的腦袋和想像中。詩人荷馬(Homer),在著作「伊利亞特」(Iliad)中,形容海倫的美,用的是一句「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因著你的美,母校多了一個花園 ;一顆小行星增添了一個名字。
[周美兒]

美兒,在這個和暖的冬日,我在花園旁的長椅上,坐了一個下午。西諺說,時間是最好的藥,很多人和事,時間久了便會淡忘。回港前清理舊居,從土庫的深處,找到了你十七歲時,為你拍的一套八米厘實驗短片。
原來很多事只是埋藏了,卻沒有忘記。
把八米厘膠卷轉為數碼,看了幾遍。從質素去看,一個十七歲的青年,拿著三十年前的電影器材,可以拍出怎樣的質素?看著那些溶鏡、慢鏡,有點慘不忍睹的感覺。然而不知何故,還是很喜歡這種拙劣中的平淡和真實,很懷念讀書的時代。想起了你聖誕卡上寫的幾句話:「……想起那時坐前後位,俏皮得很,玩得頗開心……」
對,忘了告訴你,你很「上鏡」。
美兒,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想人生的意義,人大了,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去探索這個奇妙的宇宙和世界上的未知數,或許這都沒有錯。今次在飛機上看的電影,其中的幾句話,又給了我一個新的提醒:「有時人生在世的價值,在一個人身後,親人朋友的反應,可以看出。」想起家瑩在電郵中,談到她驚聞噩號後,打電話給愛蓮用的幾個字-----"cry my heart out",可見你在舊同學、朋友心中的位置。
不錯,人生的意義,還在於愛、和被愛。
想到這裏,我終於可以釋懷地離去。
美兒,暫別了,我一定會再探望你。
P.S. 原諒我這封不寄的信,我沒有你的新地址。
Wednesday, February 07, 2007
Thursday, February 01, 2007
童心來復夢中身

科學與童心
如果你問筆者,世界上最大回報的是甚麼?筆者會說教育下一代和讀書的回報最大,因為可以開發人的思想。
最近無意中遇上了一本好書,是JOHN BROCKMAN編著的「CURIOUS MINDS:HOW A CHILD BECOMES A SCIENTIST」,顧名思議,編者向26位在各項科學項目上顯赫的科學家約稿,要他們寫出自己成為科學家的原因。筆者只有時間看到「Safety in Numbers」一章,已經覺得值回票價!
MIHALY CSIRSZENTMIHALYI,是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的前系主任,自小在意大利出生和長大,父母是匈牙利人(從姓氏之長便可看到)。1948年,14歲的他仍住在羅馬,那時二次大戰剛結束不久,而冷戰開始,人們對法西斯、共產黨等猶有餘悸,一次他與好友SILVIO辯論誰住的區份較多共產黨,雖然兩個少年都沒有讀過統計學,但結果他們想到在報紙檔做觀察實驗,看看究竟是買L’Unita和Auanti的“左仔”多,還是買Il Tempo和Il Messages的自由人士多(情況就有如在香港,看看買「水果」報的人多?還是買大公報的人多),結果兩人各自找到自己區內的各個報紙檔,做了兩個星期工作,表上填滿了以千計的記號。他們便研究,究竟是兩邊報紙銷路的絕對數目有用?還是各自佔區內總銷量百分比的多少更有啟示啦?(筆者按:當然是後者才有用)長話短說,他便是這樣踏上了科學之路的第一步。
精采的還在後頭,CSIKSZENTMIHALYI先生(太長了,以後稱為作者!)沒有明顯的提到,科學家多數自小便有好奇心和觀察力,他的文章繼續寫到,之前幾年的他只得十歲,當時正值2次大戰,平時高不可攀的權貴,一下子變得可以觀察到和接觸到,他們甚至在空襲走難時大家擦肩而過,躲在同一個防空洞中。作者當時是個十歲小孩,他對成年人的看法,是他們對身邊發生事物的「所以然」,一概懵然不知!社會上發生 的大事,總有人會用「玄學」去推斷而又有不少人會信以為真,作者希望他和朋友做過上文提過的實驗,他日有助他明白大人莫名其妙的行徑!
由14歲的街頭實驗到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並非無風無浪。17歲那年,是他的第2個啟蒙時期,一次由於冇錢看電影,他去了聽免費的講座,CARL JUNG講人們為何會相信自己見到飛碟。JUNG講到戰後的歐洲,舊的制度倒下而人們心中一片混亂,焦慮和對新秩序的冀望,令人相信飛碟的存在(見http://www.scifi.com/ufo/files/reports/file7.html,筆者也身受其害)這個講座卻觸動到作者認為「大人對身邊事物懵然不知」的看法,他決心長大後研究心理學。
到了芝加哥大學後,他認識了他祖父在戰前時的打獵伙伴FRIEDRICH VON HAYEK(後來的1974年諾貝爾經學獎得主),HAYEK認為JUNG的理論不值一提,HAYEK向這個後輩介紹了KARL POPPER的「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一書,這本書影響了作者的一生,和他對科學的興趣。
整篇文章最有趣的地方還在後面。一個人才的長成,後天的栽培固然不可少,但其實先天的遺傳亦佔很重要的因素。作者常投訴大人的行為莫明其妙,又對身邊的事物懵然不知呢。現眼報了,一天作者七歲的兒子CHRIS問他的父親,記不記得他提過在學校的生活狀況?作者支吾以對,以為可以蒙混過關。誰知幾天之後兒子的反擊,真的令他又驚又喜!幾天之後,CHRIS要求作者觀看他「制作」的一個圖表,原來在過去的幾天,每天放學回家後,CHRIS便進行自己的一個「實驗」,他借用了父親鬚刨的小鏡子,把陽光反射到下面街上行人前面六尺的地方,而且一直把光影保持在那個行人前面六尺的距離,由兩塊石層板的夾縫起,直到五十呎外的另一個夾縫為止。如果行人覺得奇怪,追望光塊的來源,CHRIS便在「有反應」的一項記一個剔號;反之若果行人無動於衷,便在「無反應」一欄記一個剔號。CHRIS將行人分為「成人」、「少年」和「孩童」三大類,結果相信大家亦會估到,「孩童」之中對光塊有反應的,遠較「成年人」為多。事到如今,作為父親的作者,唯有教七歲的兒子做CHI-SQUARE TEST,從而得知「成人」在「有反應」一欄中得分低於「孩童」的實驗結果,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是出於偶然。
童心來復夢中身
講到童心,想到了龔自珍的一首詩:
「少年哀樂過於人,
歌泣無端字字真,
既壯周旋雜痴黠,
童心來復夢中身。」
法國人聖修伯理,在其名著小王子的序中有兩句話: 每個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只是他們大都忘記了。祝願大家保持赤子的好奇之心,這不但是科學工作者所必須,有了它,人生也會更有趣。
如果你問筆者,世界上最大回報的是甚麼?筆者會說教育下一代和讀書的回報最大,因為可以開發人的思想。
最近無意中遇上了一本好書,是JOHN BROCKMAN編著的「CURIOUS MINDS:HOW A CHILD BECOMES A SCIENTIST」,顧名思議,編者向26位在各項科學項目上顯赫的科學家約稿,要他們寫出自己成為科學家的原因。筆者只有時間看到「Safety in Numbers」一章,已經覺得值回票價!
MIHALY CSIRSZENTMIHALYI,是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的前系主任,自小在意大利出生和長大,父母是匈牙利人(從姓氏之長便可看到)。1948年,14歲的他仍住在羅馬,那時二次大戰剛結束不久,而冷戰開始,人們對法西斯、共產黨等猶有餘悸,一次他與好友SILVIO辯論誰住的區份較多共產黨,雖然兩個少年都沒有讀過統計學,但結果他們想到在報紙檔做觀察實驗,看看究竟是買L’Unita和Auanti的“左仔”多,還是買Il Tempo和Il Messages的自由人士多(情況就有如在香港,看看買「水果」報的人多?還是買大公報的人多),結果兩人各自找到自己區內的各個報紙檔,做了兩個星期工作,表上填滿了以千計的記號。他們便研究,究竟是兩邊報紙銷路的絕對數目有用?還是各自佔區內總銷量百分比的多少更有啟示啦?(筆者按:當然是後者才有用)長話短說,他便是這樣踏上了科學之路的第一步。
精采的還在後頭,CSIKSZENTMIHALYI先生(太長了,以後稱為作者!)沒有明顯的提到,科學家多數自小便有好奇心和觀察力,他的文章繼續寫到,之前幾年的他只得十歲,當時正值2次大戰,平時高不可攀的權貴,一下子變得可以觀察到和接觸到,他們甚至在空襲走難時大家擦肩而過,躲在同一個防空洞中。作者當時是個十歲小孩,他對成年人的看法,是他們對身邊發生事物的「所以然」,一概懵然不知!社會上發生 的大事,總有人會用「玄學」去推斷而又有不少人會信以為真,作者希望他和朋友做過上文提過的實驗,他日有助他明白大人莫名其妙的行徑!
由14歲的街頭實驗到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並非無風無浪。17歲那年,是他的第2個啟蒙時期,一次由於冇錢看電影,他去了聽免費的講座,CARL JUNG講人們為何會相信自己見到飛碟。JUNG講到戰後的歐洲,舊的制度倒下而人們心中一片混亂,焦慮和對新秩序的冀望,令人相信飛碟的存在(見http://www.scifi.com/ufo/files/reports/file7.html,筆者也身受其害)這個講座卻觸動到作者認為「大人對身邊事物懵然不知」的看法,他決心長大後研究心理學。
到了芝加哥大學後,他認識了他祖父在戰前時的打獵伙伴FRIEDRICH VON HAYEK(後來的1974年諾貝爾經學獎得主),HAYEK認為JUNG的理論不值一提,HAYEK向這個後輩介紹了KARL POPPER的「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一書,這本書影響了作者的一生,和他對科學的興趣。
整篇文章最有趣的地方還在後面。一個人才的長成,後天的栽培固然不可少,但其實先天的遺傳亦佔很重要的因素。作者常投訴大人的行為莫明其妙,又對身邊的事物懵然不知呢。現眼報了,一天作者七歲的兒子CHRIS問他的父親,記不記得他提過在學校的生活狀況?作者支吾以對,以為可以蒙混過關。誰知幾天之後兒子的反擊,真的令他又驚又喜!幾天之後,CHRIS要求作者觀看他「制作」的一個圖表,原來在過去的幾天,每天放學回家後,CHRIS便進行自己的一個「實驗」,他借用了父親鬚刨的小鏡子,把陽光反射到下面街上行人前面六尺的地方,而且一直把光影保持在那個行人前面六尺的距離,由兩塊石層板的夾縫起,直到五十呎外的另一個夾縫為止。如果行人覺得奇怪,追望光塊的來源,CHRIS便在「有反應」的一項記一個剔號;反之若果行人無動於衷,便在「無反應」一欄記一個剔號。CHRIS將行人分為「成人」、「少年」和「孩童」三大類,結果相信大家亦會估到,「孩童」之中對光塊有反應的,遠較「成年人」為多。事到如今,作為父親的作者,唯有教七歲的兒子做CHI-SQUARE TEST,從而得知「成人」在「有反應」一欄中得分低於「孩童」的實驗結果,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是出於偶然。
童心來復夢中身
講到童心,想到了龔自珍的一首詩:
「少年哀樂過於人,
歌泣無端字字真,
既壯周旋雜痴黠,
童心來復夢中身。」
法國人聖修伯理,在其名著小王子的序中有兩句話: 每個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只是他們大都忘記了。祝願大家保持赤子的好奇之心,這不但是科學工作者所必須,有了它,人生也會更有趣。
Monday, January 22, 2007
Monday, December 04, 2006
Thursday, November 16, 2006
博客的好處與限制
博客的好處與限制 向問天 提到 …… 文章日期:2006年11月13日
【明報專訊】一個人長大成人,要經過不少危難,但唔講你可能唔知,其中最凶險的,是能否成功出生。美國的胎兒,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機會,出生前被父母墮胎殺死了。同理,今天我們表面上的確有言論自由,但報刊亦有不刊登或閹割閣下文章的自由,對於視文章如兒子的人而言,孩子能否完好無缺地出生,生殺之權便在傳媒手上!互聯網上討論區和博客的先後出現,正好打破了電視、報刊等主流傳媒的壟斷,隨門檻的降低,各種編輯認為不值得刊登的言論亦有機會面世,這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
勿高估博客的影響力
但是大家也不要開心得太快,各式博客論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雖然可讓人各抒己見,但讀者的空閒時間有限,小眾的博客論壇,大多數時候也只留在小眾的階段。以這個「博聞博客」為例,在日銷近十萬份的《明報》刊登一年後,仍然只有平均每月700人次的流量(mapstats.blogflux.com/4010-year.html),便可知博客影響力有限(萬事起頭難,會漸入佳境)。「巴士阿叔」,是個特例,不會每天都發生。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發展速度遠高於法律所能更新適應。
經濟學告訴我們,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法律和政府的能力亦無例外,任何的監管,都要平衡得失和可行性,前些時候,見到《星期二檔案》談到九鐵和巴士上電視廣告「無王管」和噪音擾民的問題,政府辦事應有緩急輕重之分,與其擔心博客上的出位、失實言論,倒不如先想想如何監管這些每天影響過百萬市民生活質素的廣告及其噪音!
請不要少看市民的智慧,筆者每天都收到一些推介垃圾股票的電郵,我不反對政府立法監管,但我真的相信其實是管無可管。我亦不會勞氣,因為我知道最好的監管工具,是我的腦和手指,一按「Delete」,問題便消失了。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門檻低的一個代價,便是公信力低,連「兼聽則明」的道理也不懂的讀者,相信是沒有任何監管可以改變的。
【明報專訊】一個人長大成人,要經過不少危難,但唔講你可能唔知,其中最凶險的,是能否成功出生。美國的胎兒,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機會,出生前被父母墮胎殺死了。同理,今天我們表面上的確有言論自由,但報刊亦有不刊登或閹割閣下文章的自由,對於視文章如兒子的人而言,孩子能否完好無缺地出生,生殺之權便在傳媒手上!互聯網上討論區和博客的先後出現,正好打破了電視、報刊等主流傳媒的壟斷,隨門檻的降低,各種編輯認為不值得刊登的言論亦有機會面世,這才是真正的言論自由。
勿高估博客的影響力
但是大家也不要開心得太快,各式博客論壇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雖然可讓人各抒己見,但讀者的空閒時間有限,小眾的博客論壇,大多數時候也只留在小眾的階段。以這個「博聞博客」為例,在日銷近十萬份的《明報》刊登一年後,仍然只有平均每月700人次的流量(mapstats.blogflux.com/4010-year.html),便可知博客影響力有限(萬事起頭難,會漸入佳境)。「巴士阿叔」,是個特例,不會每天都發生。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發展速度遠高於法律所能更新適應。
經濟學告訴我們,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法律和政府的能力亦無例外,任何的監管,都要平衡得失和可行性,前些時候,見到《星期二檔案》談到九鐵和巴士上電視廣告「無王管」和噪音擾民的問題,政府辦事應有緩急輕重之分,與其擔心博客上的出位、失實言論,倒不如先想想如何監管這些每天影響過百萬市民生活質素的廣告及其噪音!
請不要少看市民的智慧,筆者每天都收到一些推介垃圾股票的電郵,我不反對政府立法監管,但我真的相信其實是管無可管。我亦不會勞氣,因為我知道最好的監管工具,是我的腦和手指,一按「Delete」,問題便消失了。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門檻低的一個代價,便是公信力低,連「兼聽則明」的道理也不懂的讀者,相信是沒有任何監管可以改變的。
Wednesday, November 01, 2006
What an amateur could do?
At the end of an asteroid hunting career, it may be human nature to think of the good old daysand what "amateurs" could do.
It was the end of 2003 and I determined to make use of the high QE small pixel ST10XME CCD (0.8 mag. fainter than a AP9) to extend thearc of a newly discovered TNO 2003 UY117, which has a short arc fromOct. 22 (691) to Nov. 24 (695).
Since this TNO was located near the west when the Sun set and myscope's viewing restriction, only a few 10 minutes exposures werepossible on each night (Dec. 17, 18, 19, 20, 22). Only because therough location and PA was known, after stacking three 10 minexposures, I managed to detect a very weak moving objects that matchthe speed and PA of 2006UY117. Hehe.. reaching mag. 21.6 was fun.
And thus the orbit was extended from 1 month to 2 months. ReinerStoss then use his excellent skill to find precovery images on NEATarchrive images on 2001 and 2002. And so now we know 2003UY117 is a Centaur, with a=55 au and e=0.41.
So it is a team of professional who discovered the TNO, a amateur toextend the arc and another amateur to precover the image. This is fun.Bill Yeung
It was the end of 2003 and I determined to make use of the high QE small pixel ST10XME CCD (0.8 mag. fainter than a AP9) to extend thearc of a newly discovered TNO 2003 UY117, which has a short arc fromOct. 22 (691) to Nov. 24 (695).
Since this TNO was located near the west when the Sun set and myscope's viewing restriction, only a few 10 minutes exposures werepossible on each night (Dec. 17, 18, 19, 20, 22). Only because therough location and PA was known, after stacking three 10 minexposures, I managed to detect a very weak moving objects that matchthe speed and PA of 2006UY117. Hehe.. reaching mag. 21.6 was fun.
And thus the orbit was extended from 1 month to 2 months. ReinerStoss then use his excellent skill to find precovery images on NEATarchrive images on 2001 and 2002. And so now we know 2003UY117 is a Centaur, with a=55 au and e=0.41.
So it is a team of professional who discovered the TNO, a amateur toextend the arc and another amateur to precover the image. This is fun.Bill Yeung
Sunday, October 22, 2006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絕望真相 向問天
自從上次看過「不瘦降之謎」,見到它迫使麥當奴改變經營路向之後,便開始覺 得這類紀錄法很有趣。今次見到「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上演,我連續看了兩次。
看過這兩套紀錄片,消除了我對紀錄片「高不可攀」的恐懼。在「不瘦降之謎」,出品人自導自演,粉墨登場,拍攝自己連續吃一個月麥當奴漢堡飽的經歷和後遺症;而「絕望真相」的導演,主要是輯錄前美國副總統戈爾,周游列國講global warming的片段,希望遊說世人明白溫室效應和全球暖化的嚴重性。我不是說拍這類紀錄片很容易,但起碼我再不會再害怕去嘗試;正如要發現新的彗星一點也不容易,但起碼我不會害怕去尋找!
戈爾說他自己在全球演說了超過一千次,以每次平均五百個聽眾計算,大約五十萬人聽過他的環保演講。今次拍成紀錄片「絕望真相」全球播影,肯定可以把環保的訊息帶給更多人知道。
溫室效應
太陽溫暖的陽光,地球上一切生命均賴以為生。射到地球的陽光,部份為地面所吸收成為熱,部份卻以紅外線的形成式反射回太空,但是遇上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則會把大氣加熱。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愈高,氣溫亦會愈高,已是不爭的事實(金星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球,但大氣中約97%是二氧化碳,氣溫高達攝氏五百度!)在過去的六十五萬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未高過百萬份之三百(300ppm),但在過去短短的五十年,隨著汽車的普及和發電量日增,二氧化碳濃度已由300ppm上升至370ppm,影響之下,歷史上平均溫度最熱的十個年頭,全部發生在過去的14年,而2005年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
全球暖化的惡果其實到處可見,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些運木公路,建立在凍土之上,氣候變暖會使地基下陷,道路變得不能使用,每年可通行的日數,由1970年的平均每年200天,下降至現時的120天。氣候變暖,更多海水被蒸發,引致近年熱帶風暴愈來愈多,風力也愈演愈烈;北極冰塊的厚度愈來愈薄,加上溶化速度愈來愈快,近年首次出現有北極熊因為游水六十哩也找不到冰塊上岸而淹死!
長此下去,估計五十年內整個北極洲會溶化消失,全球水位上升幾十呎,足以淹沒不少建於沿海的大城市。
對於地球上其他生物和生態的影響,也不容低估,隨著水溫、氣溫上升,不但大量珊瑚白化死亡、蚊蟲肆虐、喜歡溫暖的細菌也日趨活躍。不錯,動物是有適應能力的,但這種適應力只能應付緩慢的自然改變,卻未必能適應近五十年來,人類急速增加溫室氣體而帶來的急劇溫度上升。荷蘭的一種鳥類,通常大約在每年的四月二十五日產卵,六月三日孵化時,也正好是毛毛蟲大量供應的時候。但是大自然的美妙安排,卻因全球暖化而弄至失衡,鳥蛋因天氣暖化而早了孵化,便不易找到蟲吃!
從前在電視上見過香港天文台長林超英先生的一個訪問,他擔心溫室效應長此下去,人類可能捱不到一百年。當時我只是半信半疑,但看過「絕望真相」後,我不再懷疑這個可能性。一些發展得很緩慢的危機,就有如片中提到的溫水煑田雞一樣,不易為世人所察覺。現時不少政客和石油公司之類的利益團體,仍然抱懷疑的態度去企圖混亂視聽,但其實全球暖化的危險已經鐵証如山,就有如吸煙危害健康一樣已有真憑實據!若果現時仍不肯大力度地撥亂返正,恐怕會悔之已晚!
塞翁失馬
看「絕望真相」這套紀錄片時,心情其實不大好。十月二日,美國的著名彗星獵手DAVID LEVY先生,宣佈他發現了一顆光度達11等的新彗星C/2006TI。
然而在此前一天,我已使用在新墨西哥州的遙控望遠鏡,搜尋過這個地區,為什麼會找不到呢?舉個例說,當我在深圳市找尋時,這顆彗星剛好在羅湖站;到翌日我在香港找尋時,她卻過了深圳。就是這樣,我兩次與這顆新彗星擦身而過!這件事曾令我不開心了半天,畢竟,彗星是很稀有的發現。近一百年來的業餘彗星發現者中,只有兩個是中國人。
然而戈爾的經歷卻帶給我啟發,當年戈爾總票數佔先,但卻因幾百票之微落敗於彿羅里達州而做不成總統,卻令他專心致力於環保工作。正好應驗了中國人所說;其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塵世間的一時得失,又何必看得太在意?有不少工作比發現彗星更重要。
十月二十日,正式展開找尋太陽伴星的工作,為期年半。
自從上次看過「不瘦降之謎」,見到它迫使麥當奴改變經營路向之後,便開始覺 得這類紀錄法很有趣。今次見到「絕望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上演,我連續看了兩次。
看過這兩套紀錄片,消除了我對紀錄片「高不可攀」的恐懼。在「不瘦降之謎」,出品人自導自演,粉墨登場,拍攝自己連續吃一個月麥當奴漢堡飽的經歷和後遺症;而「絕望真相」的導演,主要是輯錄前美國副總統戈爾,周游列國講global warming的片段,希望遊說世人明白溫室效應和全球暖化的嚴重性。我不是說拍這類紀錄片很容易,但起碼我再不會再害怕去嘗試;正如要發現新的彗星一點也不容易,但起碼我不會害怕去尋找!
戈爾說他自己在全球演說了超過一千次,以每次平均五百個聽眾計算,大約五十萬人聽過他的環保演講。今次拍成紀錄片「絕望真相」全球播影,肯定可以把環保的訊息帶給更多人知道。
溫室效應
太陽溫暖的陽光,地球上一切生命均賴以為生。射到地球的陽光,部份為地面所吸收成為熱,部份卻以紅外線的形成式反射回太空,但是遇上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則會把大氣加熱。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愈高,氣溫亦會愈高,已是不爭的事實(金星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球,但大氣中約97%是二氧化碳,氣溫高達攝氏五百度!)在過去的六十五萬年,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從未高過百萬份之三百(300ppm),但在過去短短的五十年,隨著汽車的普及和發電量日增,二氧化碳濃度已由300ppm上升至370ppm,影響之下,歷史上平均溫度最熱的十個年頭,全部發生在過去的14年,而2005年更是史上最熱的一年。
全球暖化的惡果其實到處可見,美國阿拉斯加州的一些運木公路,建立在凍土之上,氣候變暖會使地基下陷,道路變得不能使用,每年可通行的日數,由1970年的平均每年200天,下降至現時的120天。氣候變暖,更多海水被蒸發,引致近年熱帶風暴愈來愈多,風力也愈演愈烈;北極冰塊的厚度愈來愈薄,加上溶化速度愈來愈快,近年首次出現有北極熊因為游水六十哩也找不到冰塊上岸而淹死!
長此下去,估計五十年內整個北極洲會溶化消失,全球水位上升幾十呎,足以淹沒不少建於沿海的大城市。
對於地球上其他生物和生態的影響,也不容低估,隨著水溫、氣溫上升,不但大量珊瑚白化死亡、蚊蟲肆虐、喜歡溫暖的細菌也日趨活躍。不錯,動物是有適應能力的,但這種適應力只能應付緩慢的自然改變,卻未必能適應近五十年來,人類急速增加溫室氣體而帶來的急劇溫度上升。荷蘭的一種鳥類,通常大約在每年的四月二十五日產卵,六月三日孵化時,也正好是毛毛蟲大量供應的時候。但是大自然的美妙安排,卻因全球暖化而弄至失衡,鳥蛋因天氣暖化而早了孵化,便不易找到蟲吃!
從前在電視上見過香港天文台長林超英先生的一個訪問,他擔心溫室效應長此下去,人類可能捱不到一百年。當時我只是半信半疑,但看過「絕望真相」後,我不再懷疑這個可能性。一些發展得很緩慢的危機,就有如片中提到的溫水煑田雞一樣,不易為世人所察覺。現時不少政客和石油公司之類的利益團體,仍然抱懷疑的態度去企圖混亂視聽,但其實全球暖化的危險已經鐵証如山,就有如吸煙危害健康一樣已有真憑實據!若果現時仍不肯大力度地撥亂返正,恐怕會悔之已晚!
塞翁失馬
看「絕望真相」這套紀錄片時,心情其實不大好。十月二日,美國的著名彗星獵手DAVID LEVY先生,宣佈他發現了一顆光度達11等的新彗星C/2006TI。
然而在此前一天,我已使用在新墨西哥州的遙控望遠鏡,搜尋過這個地區,為什麼會找不到呢?舉個例說,當我在深圳市找尋時,這顆彗星剛好在羅湖站;到翌日我在香港找尋時,她卻過了深圳。就是這樣,我兩次與這顆新彗星擦身而過!這件事曾令我不開心了半天,畢竟,彗星是很稀有的發現。近一百年來的業餘彗星發現者中,只有兩個是中國人。
然而戈爾的經歷卻帶給我啟發,當年戈爾總票數佔先,但卻因幾百票之微落敗於彿羅里達州而做不成總統,卻令他專心致力於環保工作。正好應驗了中國人所說;其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塵世間的一時得失,又何必看得太在意?有不少工作比發現彗星更重要。
十月二十日,正式展開找尋太陽伴星的工作,為期年半。
Thursday, September 14, 2006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06
Religion is not for those who are strong

I had written the following story before:
.......................38歲那年往中東旅遊,見到不少寺院因多次宗教戰爭而多次易轉身分,感慨之餘,也深明政教分離的重要。上西乃山的那天,正是自己的生日,凌晨2時起上山觀日出,中間小休回氣的時候,回頭見到抱病的團友巴蓮達騎駱駝經過,望她的背影,突然心有體會。宗教,其實只是一種工具,上山的路或許只得一條,但每個人都可用不同的方法,有些人選擇騎駱駝上山,筆者選擇了靠自己的能力。巴蓮達卻沒有告訴我,她的方法才是真理。........................
Today when I was packing my stuff, I found the article attached above: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