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7, 2007

Thursday, November 29, 2007

Thursday, November 15, 2007

Friday, November 09, 2007

Thursday, October 25, 2007

彗星? 就像貓


彗星,為何有趣?


一天內變光十六個星等,


亦即是ニ百萬倍!


Friday, October 05, 2007

眾裡尋他千百度


眾裡尋他千百度

男女平等,一直是女權分子追求的目標,在西方社會,「同工同酬」,基本上算是做到;然而在感情方面,卻肯定是不平等,「男追女,隔重山」,男士對此卻仍是前仆後繼;「女追男,隔張紙」,女士對此卻仍是羞於啟齒!

巴士男

九月四日,在返加機上,讀到《明報》引述《楚天都市報》的報導,家住武漢武昌中南路的張小姐,在巴士上偶遇一名穿粉紅色恤衫的男子,她當時怦然心動,但卻沒膽上前結識對方。事後張小姐深感後悔,為追求這段巴士情緣,她毅然決定在當地報紙刊登廣告,尋覓「巴士男」(見圖一)。

如果你問我,很多事情錯過了,便當是春夢一場,留個美好的回憶便算;然而張小姐卻遻擇了引蛇出洞,後果當然是成街都是蛇。報載六百名男子自稱是「有緣人」,(from a statistical point of view, at least 599 is fake! ) 手機短訊、電話無日無之,張小姐不勝其擾,決定熄機,恢復以前平靜的生活。只希望以後能有緣再見。

百見鍾情

不少人(尤其是年青人)相信一見鍾情,然而在每兩對婚姻便有一對分手收場的今天,似乎是浪漫有餘,實際不足。需知道戀愛只是開始,還要能夠一起生活得快樂,克服柴米油鹽、生兒育女的現實生活。與其追求一見鍾情,倒不如渴望「百見鍾情」,又或是雲娘和沈三白「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式的愛情,豈不更令人豔羨?

早來三日梁家婦,遲來三日馬家娘

有人以為,上天為自己注定了獨一無二的一個「另一半」,抱歉,我這個不浪漫的人,又要打破你的浪漫情懷。其實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裏,都存在著可能成千上百與妳匹配、可以發展感情的對象,可惜可能他現在只得二歲;又或是你在香港,但他在蒙古,總之就是陰差陽錯、時空錯配,你們沒有遇上,又或是 TIMING 不對,要不然,又怎會有「早來三日梁家婦,遲來三日馬家娘」這句成語?
柏拉圖與蘇格拉底的對話

就算是同一時空,但人海茫茫,找到一個雙方合意的,又談何容易?網上流傳柏拉圖與蘇格拉底的對話,正好為愛情和婚姻,寫下令人會心微笑的註腳。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甚麼是愛情?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圖覺得很容易,充滿信心地出去,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驚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愛情!

柏拉圖有一天問又老師蘇格拉底甚麼是婚姻,蘇格拉底叫他到杉樹林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適合用來當聖誕樹用的樹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圖有了上回的教訓,充滿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後,他一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稀疏的杉樹。蘇格拉底問他:這就是最好的樹材嗎?柏拉圖回答老師:因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 的,又發現時間、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婚姻!!

因為真愛的名字,叫自在

最後,若果你問我,愛情是什麼?我想起張曦勻的那篇《因為真愛的名字,叫自在》,是的,很難寫得更貼了。以前,對我來說是「夏蟲語冰」,但是,今天遇到妳,我明白了。(I esp. like those sentences colored in green)

一個陰雨過後的艷陽天收到你的來信,
見到你談愛情,心有戚戚焉,備覺溫暖。
上週,一個陷在兩難愛情的男子問我,
怎樣才叫他的真愛,如何取捨?
我想了想,說:『哪個人讓你相處起來快樂自在,
哪個人可以讓你大小事情分享不擔憂對方會反對或介意。』
我想,那是真愛、是適合、是你們比別人更多機會走更長遠的路。

我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但是,在以往的愛情經驗裡,
曾經遇過條件很好的人,有共通的興趣甚至價值觀,
最後,我們還是選擇當了朋友。
原因無他,因為說不上來的原因讓我們經常為大小事情起爭執口角,
那樣的感覺會同時減弱兩個人的能量,包含愛情。

後來我發現同樣的狀況事件,
發生在我和現在男友之間便不再成為問題。
一如渡邊淳一所說:「沒有一個女人是性冷感,如果有,
那是因為她遇錯了不適合她的男人。」

同樣的,我要說,沒有一份真愛會傷人累累,
耗損能量,如果有,那是因為你遇錯了人。
遇錯這件事,很有趣。因為你必須嘗試相處過後才能知道答案。
如果有一天,你跟這個人相處交往很多年,
可是很多事有顧忌不能分享,不能一起吃喜歡的食物,
不能討論共同的話題,說不上來快樂不快樂,
至多是沒有太多辛苦,但是午夜夢迴,
你知道心裡就是空了一塊對方碰觸不到,
你知道你們曾經相愛,但是心不自在。
那麼,你會不會願意離開?願意分手?
願意去相信自己會有真愛,同時也放對方一份新的自由自在?

我認識很多朋友,通常是很難做到這一點,
因為,面對真正的自己是最需要勇氣的。
我一直很喜歡見到你和大嫂的相處,
即使我是旁人都能感覺到你們散放的舒服。
上回火鍋聚會,你帶著我參觀家裡,
興致勃勃的告訴我那是大嫂做的拼布作品。
你的眼中言語裡有著很多的讚美很多的驕傲,
就像大嫂是當下世上最棒的女人。
我當時想,有一天我的伴侶會不會也有同樣的眼神,
指著我的書興奮的介紹給他的朋友,如果他這麼做,
我想那會是一個女人最覺幸福的時刻。
之後,我一直學習這樣看著我的男友的優點,
在他表現優異時不再吝於給予鼓勵掌聲。
我相信,兩個人之間是互動的一個系統,是一個磁場。
很多部分不是一方努力忍受就可以持續,或者持續就能真的快樂。
一個真的好的對象,不是那些外在條件高達90分的人,
否則你跟張曼玉或劉嘉玲結婚又有甚麼差別?
因為有一天,他們目前的優異條件都可能被另一個人所取代,

就像你說的:『不要安慰自己結婚就好,不要催眠自己你們之間的問題不是問題。』
真愛是不用屈就的,是可以自在舒暢的。
我想,你一定會同意我這句話吧!
這輩子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觀念感覺相近的朋友,
甚至你們會有過一段愛情相伴過那麼一段日子,
有人說分手叫緣盡,我倒不那麼認為。
我反倒覺得那是培養你更清楚了解自己並珍惜身邊人的一個過程,
你跟人真正的緣分才正要開始。
當你年紀越大越明瞭自己時,你就會知道你要的對象和生活模式,
兩個人的靈魂相伴卻不壓迫,是情人更是一輩子的朋友。
這兩年,我開始學習感覺,用心去感覺。
香草的天空電影裡,不斷重複那句台詞:『open your eyes 』。
提醒我們眼睛睜開不過只是看到世俗的判定,
看到外在的對錯價值,然而你的心裡那雙眼呢?
是不是看到了綠草如茵,看到蔚藍的一片遼闊的天,等著你和對方握手去飛翔?
如果見到了,那是因為真愛的名字,叫自在。

Thursday, March 01, 2007

Memories



My lovely dad


A New Year Wish. :-)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給兩位姓周的女孩(之二) : 一封不寄的信------ 我沒有你的新地址

給兩位姓周的女孩(之二) : 一封不寄的信------ 我沒有你的新地址 向問天




美兒,

回港六個星期,一直忙於裝修的事,直到今天,才整理好心情,回到母校,看看忠牧同學為你建立的紀念花園。

不知你有沒有看過那一套電視劇,任達華飾演的地產商,投地建公園,去紀念一位去世的好朋友。估不到這樣的電視劇情節,原來有真人版。……

詩人說:少小離家老大回。屈指一數,上次踏足校園,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亦即是說,我們已很久沒有見過面。從校門進入小學部,感覺「桃花依舊,人面全非」,然而見到學弟學妹一張張純真的面,那種莫名的親切感,仍然是不言而諭。

上到中學部,幾經查詢,才在宗教館後面寧靜的一個角落,找到以你名字命名的花園。花園面積不太大,大約有二十乘五十呎吧,想起你我在課本上學過的兩句話:「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



花園的中央,樹立了一個簡簡單單,只有一百字的紀念牌,忠牧同學提的一句「憶同窗愛侶」,平淡的文字,卻流露出深刻的感情。

紀念花園中,沒有你的照片,我想這是傳統吧!從來,最美的,最好是存在於人的腦袋和想像中。詩人荷馬(Homer),在著作「伊利亞特」(Iliad)中,形容海倫的美,用的是一句「The face that launched a thousand ships」。因著你的美,母校多了一個花園 ;一顆小行星增添了一個名字。

[周美兒]


美兒,在這個和暖的冬日,我在花園旁的長椅上,坐了一個下午。西諺說,時間是最好的藥,很多人和事,時間久了便會淡忘。回港前清理舊居,從土庫的深處,找到了你十七歲時,為你拍的一套八米厘實驗短片。

原來很多事只是埋藏了,卻沒有忘記。

把八米厘膠卷轉為數碼,看了幾遍。從質素去看,一個十七歲的青年,拿著三十年前的電影器材,可以拍出怎樣的質素?看著那些溶鏡、慢鏡,有點慘不忍睹的感覺。然而不知何故,還是很喜歡這種拙劣中的平淡和真實,很懷念讀書的時代。想起了你聖誕卡上寫的幾句話:「……想起那時坐前後位,俏皮得很,玩得頗開心……」

對,忘了告訴你,你很「上鏡」。

美兒,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思想人生的意義,人大了,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去探索這個奇妙的宇宙和世界上的未知數,或許這都沒有錯。今次在飛機上看的電影,其中的幾句話,又給了我一個新的提醒:「有時人生在世的價值,在一個人身後,親人朋友的反應,可以看出。」想起家瑩在電郵中,談到她驚聞噩號後,打電話給愛蓮用的幾個字-----"cry my heart out",可見你在舊同學、朋友心中的位置。

不錯,人生的意義,還在於愛、和被愛。

想到這裏,我終於可以釋懷地離去。

美兒,暫別了,我一定會再探望你。

P.S. 原諒我這封不寄的信,我沒有你的新地址。

Wednesday, February 07, 2007

Thursday, February 01, 2007

童心來復夢中身


科學與童心

如果你問筆者,世界上最大回報的是甚麼?筆者會說教育下一代和讀書的回報最大,因為可以開發人的思想。

最近無意中遇上了一本好書,是JOHN BROCKMAN編著的「CURIOUS MINDS:HOW A CHILD BECOMES A SCIENTIST」,顧名思議,編者向26位在各項科學項目上顯赫的科學家約稿,要他們寫出自己成為科學家的原因。筆者只有時間看到「Safety in Numbers」一章,已經覺得值回票價!

MIHALY CSIRSZENTMIHALYI,是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的前系主任,自小在意大利出生和長大,父母是匈牙利人(從姓氏之長便可看到)。1948年,14歲的他仍住在羅馬,那時二次大戰剛結束不久,而冷戰開始,人們對法西斯、共產黨等猶有餘悸,一次他與好友SILVIO辯論誰住的區份較多共產黨,雖然兩個少年都沒有讀過統計學,但結果他們想到在報紙檔做觀察實驗,看看究竟是買L’Unita和Auanti的“左仔”多,還是買Il Tempo和Il Messages的自由人士多(情況就有如在香港,看看買「水果」報的人多?還是買大公報的人多),結果兩人各自找到自己區內的各個報紙檔,做了兩個星期工作,表上填滿了以千計的記號。他們便研究,究竟是兩邊報紙銷路的絕對數目有用?還是各自佔區內總銷量百分比的多少更有啟示啦?(筆者按:當然是後者才有用)長話短說,他便是這樣踏上了科學之路的第一步。

精采的還在後頭,CSIKSZENTMIHALYI先生(太長了,以後稱為作者!)沒有明顯的提到,科學家多數自小便有好奇心和觀察力,他的文章繼續寫到,之前幾年的他只得十歲,當時正值2次大戰,平時高不可攀的權貴,一下子變得可以觀察到和接觸到,他們甚至在空襲走難時大家擦肩而過,躲在同一個防空洞中。作者當時是個十歲小孩,他對成年人的看法,是他們對身邊發生事物的「所以然」,一概懵然不知!社會上發生 的大事,總有人會用「玄學」去推斷而又有不少人會信以為真,作者希望他和朋友做過上文提過的實驗,他日有助他明白大人莫名其妙的行徑!

由14歲的街頭實驗到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並非無風無浪。17歲那年,是他的第2個啟蒙時期,一次由於冇錢看電影,他去了聽免費的講座,CARL JUNG講人們為何會相信自己見到飛碟。JUNG講到戰後的歐洲,舊的制度倒下而人們心中一片混亂,焦慮和對新秩序的冀望,令人相信飛碟的存在(見http://www.scifi.com/ufo/files/reports/file7.html,筆者也身受其害)這個講座卻觸動到作者認為「大人對身邊事物懵然不知」的看法,他決心長大後研究心理學。

到了芝加哥大學後,他認識了他祖父在戰前時的打獵伙伴FRIEDRICH VON HAYEK(後來的1974年諾貝爾經學獎得主),HAYEK認為JUNG的理論不值一提,HAYEK向這個後輩介紹了KARL POPPER的「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一書,這本書影響了作者的一生,和他對科學的興趣。

整篇文章最有趣的地方還在後面。一個人才的長成,後天的栽培固然不可少,但其實先天的遺傳亦佔很重要的因素。作者常投訴大人的行為莫明其妙,又對身邊的事物懵然不知呢。現眼報了,一天作者七歲的兒子CHRIS問他的父親,記不記得他提過在學校的生活狀況?作者支吾以對,以為可以蒙混過關。誰知幾天之後兒子的反擊,真的令他又驚又喜!幾天之後,CHRIS要求作者觀看他「制作」的一個圖表,原來在過去的幾天,每天放學回家後,CHRIS便進行自己的一個「實驗」,他借用了父親鬚刨的小鏡子,把陽光反射到下面街上行人前面六尺的地方,而且一直把光影保持在那個行人前面六尺的距離,由兩塊石層板的夾縫起,直到五十呎外的另一個夾縫為止。如果行人覺得奇怪,追望光塊的來源,CHRIS便在「有反應」的一項記一個剔號;反之若果行人無動於衷,便在「無反應」一欄記一個剔號。CHRIS將行人分為「成人」、「少年」和「孩童」三大類,結果相信大家亦會估到,「孩童」之中對光塊有反應的,遠較「成年人」為多。事到如今,作為父親的作者,唯有教七歲的兒子做CHI-SQUARE TEST,從而得知「成人」在「有反應」一欄中得分低於「孩童」的實驗結果,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是出於偶然。

童心來復夢中身

講到童心,想到了龔自珍的一首詩:

「少年哀樂過於人,
歌泣無端字字真,
既壯周旋雜痴黠,
童心來復夢中身。」

法國人聖修伯理,在其名著小王子的序中有兩句話: 每個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只是他們大都忘記了。祝願大家保持赤子的好奇之心,這不但是科學工作者所必須,有了它,人生也會更有趣。


Monday, January 2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