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朋友合租的觀測站,位於大嶼山石壁水塘附近的水口。不時駕車駛過石壁水塘的主壩,窄窄一公里長的大壩,蓄著了約一公里乘一公里的水。
近十年的科技,令到不少業餘天文學愛好者,也有能力發現直徑小於一公里的小行星,這批 H < 17.0 的小行星,細到可以安放在排清了水的石壁水塘內。然而不可思議的,是我們可以在二億公里外發現到他們的存在,想到這裹,內心不禁充滿驚歎。
2008 GE20 H 16.9
2006 XR2 H 17.0
2008 GZ20 H 17.0
2006 YV2 H 17.0
2008 GU21 H 17.0
2008 JB15 H 17.1
2006 WH28 H 17.1
2006 YA47 H 17.2
2006 WV27 H 17.2
2006 YE2 H 17.2
2006 WJ28 H 17.2
2006 XU4 H 17.2
2006 XU4 H 17.2
2006 XF H 17.3
2006 XN1 H 17.6
2006 YK H 17.6
2006 YF2 H 17.6
2006 XR1 H 17.7
2006 WE28 H 17.7
2006 YC2 H 17.9
2006 XS1 H 18.0
2008 GJ21 H 18.3
2006 XL1 H 18.4
2006 WH129 H 18.5
2006 WA191 H 18.9 呢粒直徑只有半公里
Wednesday, January 28, 2009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誰扼殺了香港學生的求知慾?
誰扼殺了香港學生的求知慾?
幾年前在學會(HKAS)的觀星營講 talk, 題目是很深的「遙控天文台」. 印象最深的, 是台下一個讀小學女孩不時的發問﹔及至後來在港大通識科講了四堂「從星星看科學」, 一班大學生, 提問的總數, 還及不上一個小學生!
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教育制度, 可以將有好奇心的小學生, 教成沒有好奇心的大學生? 今天閱明報一文, 心中不無感慨!
Bill
[轉載自明報]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90121/msa1.htm
傳道、授業、解惑外還少了什麼? /文﹕椅子 2009年1月21日
【明報專訊】東漢蔡倫造紙以降,中國人發明了印刷術、火藥、指南針乃至一些原創的數術。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對這些成就津津樂道。可惜的是到宋朝之後,如此家珍就難再數下去了。近代中國土地上的發明相對於西方而言亦乏善可陳,未能在前人輝煌的基業上再接再厲。時值21世紀,中國矢志在國際社會上作一個負責任、有貢獻的主要成員,亟需探討科學技術、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等方面可大可久的持續發展之道。
中國精神之研究
外國人作出突破性貢獻時,往往有國人引經據典地聲稱﹕「那沒什麼新奇,中國早就有了。」要說某些概念在中國早就有了或許不無根據,問題是有了之後為什麼難以為繼?西方的研究精神與實踐可以稱得上「古已有之,於今為甚」,凡事都要問為什麼,崇尚獨立思考和客觀批判。
創新發明後力不繼的癥結在於我們辦教育、做學問崇尚單方面的傳道、授業、解惑。傳統教育旨在弟子們得到學富五車老師的真傳,卻不鼓勵後進檢驗真理,發明創造,超越前人。切磋學問時則以和諧至上避免爭議,因而導致是非不清,原地踏步。因此中國古人或許在概念上有原創性,往往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突破開花結果,反而要等到外國人來發揚光大。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國精神,實在值得探討。
精益求精之不足
《論語》提出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及唐太宗《帝範》提出的「取法乎上」,都強調精益求精。然而,這些概念性的陳述,未有研究落實的可貴;不如美國人講究品質,追求卓越而有系統地體現於方法和規範之有成效。日本品管大師田口玄一所規劃的品質工程更在二次大戰後克服原料、技工和生產設備之不足,提高日本產品的競爭力,超英趕美。近日更用以推廣於製造業以外的服務業。反觀中國產品製造及服務業,亦步亦趨於西方之後,至今還在品質的泥沼中困惑掙扎。選賢舉能、民為邦本和天下為公的民主概念中國古已有之,但三權分立則先由英國的洛克提出,再由法國的孟德斯鳩訂定行政、司法、立法鼎足而立的形式,成為實踐歐美西方民主制度的有力保證。中國國畫數千年以來講求意境、色彩、筆法等等,代代相傳,固然美不勝收。可是繪畫的立體呈現既非國人原創,亦非國人改良,而是從歐洲引進的舶來品。類似例子,所在多有。由此可見,中國人做學問不是不學,而是不問──不事探索;中國人做學問不是不學,而是不得其術──缺乏研究的精神。追根究底,這要歸諸教育的缺失。
格物致知之推廣
放眼現今,精通六藝的中國學子比比皆是。他們熟記課文、會彈會唱、能說善道、擅長各式各樣的遊戲和運動。凡是訂得出考試範疇和標準的,他們就有本領拿高分甚至考滿分。從幼兒教育開始到高中,我們的教育制度調教出大批身經百戰的考試高手,即使參賽得科學獎的大中學生也都是特意訓練出來,而未普及。但直到絕大多數人進了研究所才開始對課業的內容有了思考與質疑,起步已比西方大學生落後了十多年。
殊不知學習的精髓在研究。缺乏研究的學習不但流於表面工夫,而且違反潮流。宋明學者主張格物致知,意思是知事物本末,窮事物之理。這可能是最符合科學原則的中國傳統學問之道,因此,科研這個外來語早期的中譯就是格致,格物所得的知識才是科學。我們應當在小學和中學課程中就開始結合教學與研究,及早落實格致精神。
在傳統中國教育單向、家長式的教誨下,堅持己見受到較大的壓力,獨排眾議更需要很大的勇氣。連孟子這位名重一時的大儒都得為自己好辯的名聲解釋說「余不得已也!」注重研究正好顛覆這種源自傳統的壓抑,因為同樣的論題,基於不同定義、不同檢視角度和不同探討時機,都可能達至不同結論。也就是說,研究的結果不能定於一尊,而且總有商榷的餘地和改進的空間。
結論
研究以事實為根據,目的在求知和創新。它的應用範疇不限於科學和技術,更涵括文藝和哲學。研究不止要落實於教育以充實教學內涵與教育改革,也要落實於企業經營和政府運作以提高效率。研究者應重人性化,訂定明確的目標,為最多的人謀取最大的福利。傳道、授業、解惑外,更要講求格物、致知,不但要嚴格落實於大學教育中,並且要從小做起,讓研究在香港做為當代教育中主要的一環來極力推廣。
椅子
幾年前在學會(HKAS)的觀星營講 talk, 題目是很深的「遙控天文台」. 印象最深的, 是台下一個讀小學女孩不時的發問﹔及至後來在港大通識科講了四堂「從星星看科學」, 一班大學生, 提問的總數, 還及不上一個小學生!
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教育制度, 可以將有好奇心的小學生, 教成沒有好奇心的大學生? 今天閱明報一文, 心中不無感慨!
Bill
[轉載自明報] http://www.mingpaonews.com/20090121/msa1.htm
傳道、授業、解惑外還少了什麼? /文﹕椅子 2009年1月21日
【明報專訊】東漢蔡倫造紙以降,中國人發明了印刷術、火藥、指南針乃至一些原創的數術。每一個炎黃子孫都對這些成就津津樂道。可惜的是到宋朝之後,如此家珍就難再數下去了。近代中國土地上的發明相對於西方而言亦乏善可陳,未能在前人輝煌的基業上再接再厲。時值21世紀,中國矢志在國際社會上作一個負責任、有貢獻的主要成員,亟需探討科學技術、社會科學和人文藝術等方面可大可久的持續發展之道。
中國精神之研究
外國人作出突破性貢獻時,往往有國人引經據典地聲稱﹕「那沒什麼新奇,中國早就有了。」要說某些概念在中國早就有了或許不無根據,問題是有了之後為什麼難以為繼?西方的研究精神與實踐可以稱得上「古已有之,於今為甚」,凡事都要問為什麼,崇尚獨立思考和客觀批判。
創新發明後力不繼的癥結在於我們辦教育、做學問崇尚單方面的傳道、授業、解惑。傳統教育旨在弟子們得到學富五車老師的真傳,卻不鼓勵後進檢驗真理,發明創造,超越前人。切磋學問時則以和諧至上避免爭議,因而導致是非不清,原地踏步。因此中國古人或許在概念上有原創性,往往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突破開花結果,反而要等到外國人來發揚光大。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國精神,實在值得探討。
精益求精之不足
《論語》提出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及唐太宗《帝範》提出的「取法乎上」,都強調精益求精。然而,這些概念性的陳述,未有研究落實的可貴;不如美國人講究品質,追求卓越而有系統地體現於方法和規範之有成效。日本品管大師田口玄一所規劃的品質工程更在二次大戰後克服原料、技工和生產設備之不足,提高日本產品的競爭力,超英趕美。近日更用以推廣於製造業以外的服務業。反觀中國產品製造及服務業,亦步亦趨於西方之後,至今還在品質的泥沼中困惑掙扎。選賢舉能、民為邦本和天下為公的民主概念中國古已有之,但三權分立則先由英國的洛克提出,再由法國的孟德斯鳩訂定行政、司法、立法鼎足而立的形式,成為實踐歐美西方民主制度的有力保證。中國國畫數千年以來講求意境、色彩、筆法等等,代代相傳,固然美不勝收。可是繪畫的立體呈現既非國人原創,亦非國人改良,而是從歐洲引進的舶來品。類似例子,所在多有。由此可見,中國人做學問不是不學,而是不問──不事探索;中國人做學問不是不學,而是不得其術──缺乏研究的精神。追根究底,這要歸諸教育的缺失。
格物致知之推廣
放眼現今,精通六藝的中國學子比比皆是。他們熟記課文、會彈會唱、能說善道、擅長各式各樣的遊戲和運動。凡是訂得出考試範疇和標準的,他們就有本領拿高分甚至考滿分。從幼兒教育開始到高中,我們的教育制度調教出大批身經百戰的考試高手,即使參賽得科學獎的大中學生也都是特意訓練出來,而未普及。但直到絕大多數人進了研究所才開始對課業的內容有了思考與質疑,起步已比西方大學生落後了十多年。
殊不知學習的精髓在研究。缺乏研究的學習不但流於表面工夫,而且違反潮流。宋明學者主張格物致知,意思是知事物本末,窮事物之理。這可能是最符合科學原則的中國傳統學問之道,因此,科研這個外來語早期的中譯就是格致,格物所得的知識才是科學。我們應當在小學和中學課程中就開始結合教學與研究,及早落實格致精神。
在傳統中國教育單向、家長式的教誨下,堅持己見受到較大的壓力,獨排眾議更需要很大的勇氣。連孟子這位名重一時的大儒都得為自己好辯的名聲解釋說「余不得已也!」注重研究正好顛覆這種源自傳統的壓抑,因為同樣的論題,基於不同定義、不同檢視角度和不同探討時機,都可能達至不同結論。也就是說,研究的結果不能定於一尊,而且總有商榷的餘地和改進的空間。
結論
研究以事實為根據,目的在求知和創新。它的應用範疇不限於科學和技術,更涵括文藝和哲學。研究不止要落實於教育以充實教學內涵與教育改革,也要落實於企業經營和政府運作以提高效率。研究者應重人性化,訂定明確的目標,為最多的人謀取最大的福利。傳道、授業、解惑外,更要講求格物、致知,不但要嚴格落實於大學教育中,並且要從小做起,讓研究在香港做為當代教育中主要的一環來極力推廣。
椅子
生死與共
生死與共 向問天
很多人都有很多盲點,其中一個盲點,便是人類往往以自己為中心,而不明白我們是與億億萬萬種的其他生物共存在這個地球之上。
08年2月尾,在加拿大老家完成了頗辛苦的EXERCISE STRESS TEST,雖然估計並無大礙,但還是多留幾天等出報吿。也好,很久沒有咁「歎世界」了,早上起來,打個電話、分析一下昨晚遙控拍到的數據。天朗氣清,外出吃個越南午餐,跟著就往書局裏鑽。打了幾天書釘,也買到了幾本好書,其中一本叫”SURVIVAL OF THE SICKEST.”
筆者常說,好的書本,是世上最好的投資,﹙妙想天開,更好的是如果可以買埋睇書的時間﹚,區區的二百港元,便開啟了筆者腦袋有新的睇法。
達爾文石破天驚的「進化論」,博大精深,但基本要義是「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八個字。造物表面很奇妙,絕大部份的魚類,都有保護色,背部較深色,令到上面的獵食者較難見到自己;腹部較淺色,令到在下面的獵食者也不易見到自己。不明就裏的人,會驚歎造物的奇妙,尤有甚者,更會由此推論出造物者的存在,真相其實很簡單,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也曾經出現過背部淺色而腹部深色的魚,但是由經較易被獵食者見到,一早便絕了種,所以我們現在見到的是「果」,而不是「因」。
宏觀地看,地球村內的各種生物,互相依賴,息息相關﹔微細地看,我們人類體內,也存在種類過千,合共重達三磅的各種寄生虫和微生物,當中絕大部份對人有益。
當老鼠唔怕貓
其中一種很有趣的寄生虫叫做TOXOPCASMA GONDII﹙以下簡稱虫虫﹚,虫虫差不多在所有温血動物中都能生存,但很奇怪,他只有在貓的體內才能繁殖。
估計40%的人類體內也有這種寄生虫,通常吃生肉最易出事,所以估計有90%的法國人受到感染﹙嘩,以後吃魚生也有些顧慮了﹚。雖然想起來有些恐怖,但通常虫虫對人無害﹙但對孕婦和免役力低的人則除外﹚。
虫虫的卵隨貓糞排出,如何能再走入另一隻貓裏面呢?實在神奇了,我也不敢盡信書所講的,自己上網再查証,原來真的如此。很多時老鼠吃了貓糞,孵化了的虫虫,會走到老鼠的腦中,然後分泌出一類化學物,令到老鼠不但長得肥伴,行動遲鈍,更會性情大變,由害怕貓變為喜歡貓,這種肥伴而愛貓的老鼠有一個科學名稱,叫做「貓糧」,貓吃下被虫虫感染的老鼠,如是者又開始另一個循環﹗
好奇心和觀察力的重要
「SURVIVAL OF THE SICKEST」的作者名叫SHARON MOALEM,擁有病理學和進化生物學的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証明了一些老人癡呆病與遺傳有關。
然而,這個科學家是如何走上科學之路呢?
15歲那年,MOALEM的71歲祖父患上了老人癡呆,對於至親患上這個可怕的病,MOALEM決心要找出答案。從他的觀察,祖父平生有個怪習慣------他喜歡捐血,不單是心靈上有助人的滿足,捐血後身體也覺得特別舒服。
MOALEM為求找出祖父捐血怪僻的答案,央求父親帶他到圖書館,由於覺得祖父的捐血習慣怪異,而鐵質又是血液中的重要成份,MOALEM集中閱讀與鐵有關的書籍,從而認識了HEMOCHROMATOSIS﹙血鐵沈積症,又名血色素沈著症﹚,簡單而言,這類症人的血液中含有太多鐵質,會對胰臟,肝等內臟造成破壞,若不加以治療,通常只能活到三十多歲。
雖然科技進步一日千里,但是還是要等到1996年﹙十多年前而已﹚,遺傳學家才能識別出引起這種遺傳病的一對基因﹗原來引發這種血鐵沈積症的基因,在西歐裔人士中,大約每三、四個便有一個,然而也不是有這個基因便一定會發病,還要視付其他因素。
治病的分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最簡單的,便是放血﹗至此,MOALEM祖父覺得捐血令身心舒泰的怪習慣,便不難令人明白。
MOALEM不禁奇怪,依進化論「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定律,這種遺傳病的基因,應該一早被淘汰,為何可以存留至今?
鐵的事實
在人體中,鐵的含量並不多,普通人只有3至4克的鐵,大約只夠造幾枚細鐵釘,其中大部份在紅血球裏,但鐵對人體的作用郤極其重要,幾乎新陳代謝的每一步都需要鐵的參與,鐵可以幫助把氧氣由肺帶到身體各處,酶的製造,除毒和把糖變成能量,都需要鐵的存在。據統計,最多有20%停經前的婦女和可能多達50%的孕婦,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包括免役力低、頭暈、發冷和極度疲倦。
然而鐵不單對人重要,絕大部份的細菌也需要鐵才能生存和繁衍﹗
1952年微生物學家EUGENE WEINBERG曾經做過實驗,只要加入鐵作為營養,細菌可以無懼抗生素的存在而繼續大量繁殖﹗人體中對抗外敵的其中一種王牌,叫做巨噬細胞,她會在人體中四處巡邏,遇上入侵的細菌或病毒,會把他們包圍、消滅,但是正常人的巨噬細胞裏也含鐵,遇上頑強的外敵,這些鐵反而成為敵人的養份而令細菌大量繁殖。
血鐵沈積症病人體內的巨噬細胞,含鐵量郤是反常地少,如此不但殺菌力強,也能夠暫時控制外敵的繁殖,好讓人體有時間去發展抗體。是故一旦遇上瘟疫,血鐵沈積症或是貧血病人,生存率反而較普通人為高。遠古時候,並沒有詳盡的死亡資料數據分析,但以1625年ST. Botolph的瘟疫資料顯示,當年15至44歲的成年死者中男女比率是2比1﹗正正顯示部份有貧血的女性,令女生死亡率遠低於男性。
為甚麼遺傳病的基因,可以一真流傳? MOALEM的推論,是因為這些基因,有助人類在某些逆境中生存﹗由於篇幅所限,只能撮要翻譯寫出以上的例子,可能仍未夠說服力,但若果你看完全本書,明白糖尿病人如何在冰河時期中較易生存等等眾多例子,或許你也會認為是眼界大開。
死亡的意義
一直以來,人類為甚麼會死亡?不但追求長生不老的人想知道,科學家也很想找到答案。
看完這本書之後,深深明白萬物互相依存,每種生物的進化和特變,都間接影響著其他生物的生死和進化﹗從哲學的層面去看,人是不可能不死的,因為環境生態不會永遠不變,只有透過死亡,讓下一代不斷進化,一切生物,才可以適應環境,繼續生存下去,成全了物種的繁衍。
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不敢說自己已參透了生死,但是明瞭天道,縱是沒有信仰,死亡,也不是如斯可怕了。
很多人都有很多盲點,其中一個盲點,便是人類往往以自己為中心,而不明白我們是與億億萬萬種的其他生物共存在這個地球之上。
08年2月尾,在加拿大老家完成了頗辛苦的EXERCISE STRESS TEST,雖然估計並無大礙,但還是多留幾天等出報吿。也好,很久沒有咁「歎世界」了,早上起來,打個電話、分析一下昨晚遙控拍到的數據。天朗氣清,外出吃個越南午餐,跟著就往書局裏鑽。打了幾天書釘,也買到了幾本好書,其中一本叫”SURVIVAL OF THE SICKEST.”
筆者常說,好的書本,是世上最好的投資,﹙妙想天開,更好的是如果可以買埋睇書的時間﹚,區區的二百港元,便開啟了筆者腦袋有新的睇法。
達爾文石破天驚的「進化論」,博大精深,但基本要義是「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八個字。造物表面很奇妙,絕大部份的魚類,都有保護色,背部較深色,令到上面的獵食者較難見到自己;腹部較淺色,令到在下面的獵食者也不易見到自己。不明就裏的人,會驚歎造物的奇妙,尤有甚者,更會由此推論出造物者的存在,真相其實很簡單,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也曾經出現過背部淺色而腹部深色的魚,但是由經較易被獵食者見到,一早便絕了種,所以我們現在見到的是「果」,而不是「因」。
宏觀地看,地球村內的各種生物,互相依賴,息息相關﹔微細地看,我們人類體內,也存在種類過千,合共重達三磅的各種寄生虫和微生物,當中絕大部份對人有益。
當老鼠唔怕貓
其中一種很有趣的寄生虫叫做TOXOPCASMA GONDII﹙以下簡稱虫虫﹚,虫虫差不多在所有温血動物中都能生存,但很奇怪,他只有在貓的體內才能繁殖。
估計40%的人類體內也有這種寄生虫,通常吃生肉最易出事,所以估計有90%的法國人受到感染﹙嘩,以後吃魚生也有些顧慮了﹚。雖然想起來有些恐怖,但通常虫虫對人無害﹙但對孕婦和免役力低的人則除外﹚。
虫虫的卵隨貓糞排出,如何能再走入另一隻貓裏面呢?實在神奇了,我也不敢盡信書所講的,自己上網再查証,原來真的如此。很多時老鼠吃了貓糞,孵化了的虫虫,會走到老鼠的腦中,然後分泌出一類化學物,令到老鼠不但長得肥伴,行動遲鈍,更會性情大變,由害怕貓變為喜歡貓,這種肥伴而愛貓的老鼠有一個科學名稱,叫做「貓糧」,貓吃下被虫虫感染的老鼠,如是者又開始另一個循環﹗
好奇心和觀察力的重要
「SURVIVAL OF THE SICKEST」的作者名叫SHARON MOALEM,擁有病理學和進化生物學的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証明了一些老人癡呆病與遺傳有關。
然而,這個科學家是如何走上科學之路呢?
15歲那年,MOALEM的71歲祖父患上了老人癡呆,對於至親患上這個可怕的病,MOALEM決心要找出答案。從他的觀察,祖父平生有個怪習慣------他喜歡捐血,不單是心靈上有助人的滿足,捐血後身體也覺得特別舒服。
MOALEM為求找出祖父捐血怪僻的答案,央求父親帶他到圖書館,由於覺得祖父的捐血習慣怪異,而鐵質又是血液中的重要成份,MOALEM集中閱讀與鐵有關的書籍,從而認識了HEMOCHROMATOSIS﹙血鐵沈積症,又名血色素沈著症﹚,簡單而言,這類症人的血液中含有太多鐵質,會對胰臟,肝等內臟造成破壞,若不加以治療,通常只能活到三十多歲。
雖然科技進步一日千里,但是還是要等到1996年﹙十多年前而已﹚,遺傳學家才能識別出引起這種遺傳病的一對基因﹗原來引發這種血鐵沈積症的基因,在西歐裔人士中,大約每三、四個便有一個,然而也不是有這個基因便一定會發病,還要視付其他因素。
治病的分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最簡單的,便是放血﹗至此,MOALEM祖父覺得捐血令身心舒泰的怪習慣,便不難令人明白。
MOALEM不禁奇怪,依進化論「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定律,這種遺傳病的基因,應該一早被淘汰,為何可以存留至今?
鐵的事實
在人體中,鐵的含量並不多,普通人只有3至4克的鐵,大約只夠造幾枚細鐵釘,其中大部份在紅血球裏,但鐵對人體的作用郤極其重要,幾乎新陳代謝的每一步都需要鐵的參與,鐵可以幫助把氧氣由肺帶到身體各處,酶的製造,除毒和把糖變成能量,都需要鐵的存在。據統計,最多有20%停經前的婦女和可能多達50%的孕婦,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包括免役力低、頭暈、發冷和極度疲倦。
然而鐵不單對人重要,絕大部份的細菌也需要鐵才能生存和繁衍﹗
1952年微生物學家EUGENE WEINBERG曾經做過實驗,只要加入鐵作為營養,細菌可以無懼抗生素的存在而繼續大量繁殖﹗人體中對抗外敵的其中一種王牌,叫做巨噬細胞,她會在人體中四處巡邏,遇上入侵的細菌或病毒,會把他們包圍、消滅,但是正常人的巨噬細胞裏也含鐵,遇上頑強的外敵,這些鐵反而成為敵人的養份而令細菌大量繁殖。
血鐵沈積症病人體內的巨噬細胞,含鐵量郤是反常地少,如此不但殺菌力強,也能夠暫時控制外敵的繁殖,好讓人體有時間去發展抗體。是故一旦遇上瘟疫,血鐵沈積症或是貧血病人,生存率反而較普通人為高。遠古時候,並沒有詳盡的死亡資料數據分析,但以1625年ST. Botolph的瘟疫資料顯示,當年15至44歲的成年死者中男女比率是2比1﹗正正顯示部份有貧血的女性,令女生死亡率遠低於男性。
為甚麼遺傳病的基因,可以一真流傳? MOALEM的推論,是因為這些基因,有助人類在某些逆境中生存﹗由於篇幅所限,只能撮要翻譯寫出以上的例子,可能仍未夠說服力,但若果你看完全本書,明白糖尿病人如何在冰河時期中較易生存等等眾多例子,或許你也會認為是眼界大開。
死亡的意義
一直以來,人類為甚麼會死亡?不但追求長生不老的人想知道,科學家也很想找到答案。
看完這本書之後,深深明白萬物互相依存,每種生物的進化和特變,都間接影響著其他生物的生死和進化﹗從哲學的層面去看,人是不可能不死的,因為環境生態不會永遠不變,只有透過死亡,讓下一代不斷進化,一切生物,才可以適應環境,繼續生存下去,成全了物種的繁衍。
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不敢說自己已參透了生死,但是明瞭天道,縱是沒有信仰,死亡,也不是如斯可怕了。
Saturday, January 17, 2009
Thursday, January 15, 2009
瘦身公司的功績?
本港肥佬比例再增 整體肥胖人口增至22.2%
(明報)1月16日 星期五 05:05
【明報專訊】香港肥佬又多了!衛生署 最新發表調查顯示,超重和肥胖男性由2007年的50%增至2008年的54%;胖婦比率則由28%減至26.7%。受訪港人雖已較多吃蔬果,但仍有八成人每日吃不夠5份蔬果,另只有7%受訪者每日運動,但有四成人日對電視3小時、三成人每日上網2小時以上。
肥胖婦女比例減
衛生署最新公布的港人「行為風險因素調查」,是委託港大社會研究中心於08年4月進行,受訪的2100名市民年齡由18至64歲。根據世衛按亞洲成年人所定的體重指標,本港超重男性由07年的21%稍增至08年的21.9%,但肥胖男子卻由29.3%明顯增至32.2%;女性方面,不論超重或胖婦比率也稍為減少(見表)。
整體而言,本港肥胖人口由07年21.6%,增至08年的22.2%。有16.4%受訪者更表示,其體重較一年前相差10磅以上,當中64.6%自稱體重正不斷上升。逾三成曾刻意控制體重,當中半數為了減磅,八成半人靠運動減肥,七成八人靠節食。
僅7%受訪者每日運動
衛生署近年大力宣傳每日蔬果「二加三」,開始見成效,表示每天食用5份或以上蔬果者,由18.3%增至21%。但每日抽時間做運動者,則只有7%,逾半數受訪者沒有每日做最少10分鐘中等劇烈運動,然而調查顯示港人每日坐着的時間多達6.5小時。
今次報告特別就港人睡眠時間和質素作調查,多達41%男性和36%女性每日睡不足7小時,只有五成受訪者能有7至8小時健康睡眠。37.1%受訪者稱,他們在受訪前一月內,有至少10天出現睡眠不足的情况;45至64歲的藍領一族較多睡不足6小時。
約有10%至12.5%受訪者分別表示常有入睡困難、間歇性乍醒或無法熟睡,醒後難以再次入睡的情况。
(明報)1月16日 星期五 05:05
【明報專訊】香港肥佬又多了!衛生署 最新發表調查顯示,超重和肥胖男性由2007年的50%增至2008年的54%;胖婦比率則由28%減至26.7%。受訪港人雖已較多吃蔬果,但仍有八成人每日吃不夠5份蔬果,另只有7%受訪者每日運動,但有四成人日對電視3小時、三成人每日上網2小時以上。
肥胖婦女比例減
衛生署最新公布的港人「行為風險因素調查」,是委託港大社會研究中心於08年4月進行,受訪的2100名市民年齡由18至64歲。根據世衛按亞洲成年人所定的體重指標,本港超重男性由07年的21%稍增至08年的21.9%,但肥胖男子卻由29.3%明顯增至32.2%;女性方面,不論超重或胖婦比率也稍為減少(見表)。
整體而言,本港肥胖人口由07年21.6%,增至08年的22.2%。有16.4%受訪者更表示,其體重較一年前相差10磅以上,當中64.6%自稱體重正不斷上升。逾三成曾刻意控制體重,當中半數為了減磅,八成半人靠運動減肥,七成八人靠節食。
僅7%受訪者每日運動
衛生署近年大力宣傳每日蔬果「二加三」,開始見成效,表示每天食用5份或以上蔬果者,由18.3%增至21%。但每日抽時間做運動者,則只有7%,逾半數受訪者沒有每日做最少10分鐘中等劇烈運動,然而調查顯示港人每日坐着的時間多達6.5小時。
今次報告特別就港人睡眠時間和質素作調查,多達41%男性和36%女性每日睡不足7小時,只有五成受訪者能有7至8小時健康睡眠。37.1%受訪者稱,他們在受訪前一月內,有至少10天出現睡眠不足的情况;45至64歲的藍領一族較多睡不足6小時。
約有10%至12.5%受訪者分別表示常有入睡困難、間歇性乍醒或無法熟睡,醒後難以再次入睡的情况。
Monday, January 05, 2009
父乙扁足鼎
今次遊台灣印象最深刻的照片, 世情多變, 但很多情感則是千萬年不變!
Time flies, but many human emotions persist.
Reference: http://catalog.ndap.org.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CID=8409&OID=835317
Remarks: When I search these words "父乙扁足鼎" on Google, only about 30 matched links show up. None of them show the interior "father-son" figures. Ten minutes after I post the photo in my blog, I did another google search and Google found my blog. It is amazing how fast Google search spiders are!
Subscribe to:
Posts (Atom)